新技术、新赛道;新发展、新机遇。今日,政协上海市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专题会议。委员们为上海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新科技、新技术!寻觅上海发展的新赛道和新机遇
凯发app、数据资产、高端医疗……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海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在本次专题会议上,委员纷纷建言上海发力新赛道,寻觅新机遇。
“元宇宙是个新概念,也是融合老技术的增量创造,它可以赋予传统技术更高标准,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上海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在哪里?陈睿委员提出了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
陈睿委员认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整体软、硬件产业的迭代升级,也能为现实世界的工作、生活体验带来高效的凯发app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成本,为消费、工业等实体经济的创新增长打开很大的想象空间。
2021年12月21日举行的上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企业加紧研究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重要平台,适时布局切入。对此,陈睿委员称,如果能在这一领域夺得先机,将充分激发上海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巨大潜能,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基础研发投入以及成果转化,抢占全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高地。
目前,长三角城市纷纷落子元宇宙。张毅委员也建议,可考虑在虹桥布局元宇宙的线下场景,开创“元宇宙+”的新商业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满足95后年轻人的多元化需求,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对于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赵柏基委员认为“数据资产”将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领域。
赵柏基委员建议,以上海数据交易所为依托,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数据资产评估,对特定行业进行试点,并鼓励企业进行数据资产的披露。
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如何突破科学技术“卡脖子”问题也是委员关注的焦点。
“深究之下,我们的每一项卡脖子技术背后都反映我们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积累不足和投入不够。” 唐石青委员认为,上海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布局,进一步加大上海基础研究支出占全社会研发费用比例。并将上海融入到国家基础科学发展长期规划中。
从事高端医疗设备产业的张强委员认为,在上海新基建、科学大设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计划如脑研究计划等项目中,可尽量让国内企业参与,并打造产学研医融合创新的生态系统。
“2020年,在一次和外国企业负责人的视频中,他们惊呼自己已经离不开中国了。”从事精细化工产业的杨熔勇委员认为,有着150多年近代工业辉煌史的“上海制造”如今正面临各项挑战。上海要对接国际,辐射国内,打造更稳定、智能、韧性的产业链。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链接。
从“国潮ip”到“放管服”,委员建言金句连连
“这几年,上海的消费品市场悄然发生了改变!”沈刚委员表示,随着中国民族品牌的兴起,“国潮”元素受到了广大90后、95后等年轻消费者的追捧。而民族品牌、国潮元素兴起的背后,正是高水平改革开放最好的写照。
沈刚委员认为,上海作为国内的品牌高地,南京西路、陆家嘴等地作为世界级消费品的标杆集散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上海如何通过消费市场升级,推动经济转型?沈刚委员建议,可采取快闪店、联名店等各种较为灵活的方式,利用上海品牌高地及中心城区区位优护,鼓励国内大型消费品集团总部迁来上海,政府可提供办公场所和税收优惠,并为品牌赋能。
“养老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重要的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意!” 上海城市老龄化情况越发受到关注。尧金仁委员认为,解决好养老问题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也优化了营商环境,彰显了以人为本、城市品格,体现城市温度。
尧金仁委员建议,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发达,监管制度严密优势。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低门槛广覆盖多选择可持续养老金融产品,开展市场化专业投资运作,保障长期稳健收益,增强民众信心。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乃至上海怎样打造城市治理示范样板?王淳委员认为,随着政府不断推进放管服工作,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基层治理实际情况,仍存在因部门分割造成政策矛盾,权责不清,执行不力等问题。
对此,王淳委员建议,在“放”上用好清单制;在“管”上面要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服”上要积极搭建城市治理的参与平台。
“放”不是放任自流,“管”也不是事无巨细都要管,所以“服”就更显重要,“服”一头连着“放”,另一头接着“管”。王淳委员表示,上海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达到既放得开也管得住的效果,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现代城市治理方式让企业安心经营,百姓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