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追根溯源,还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如何结合的问题。”
2019年底,“数字经济”话题首次出现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随后,从2020年到2022年,“数字经济”连续在两会中高频出位。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该如何理解其中释放的信号?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又将如何平衡“听政府还是听资本”的矛盾?3月9日,在信息社会50人论坛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共同主办、苇草智库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承办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与相关议案分析》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指出,“整体布局”是答案,凯发app或是突破口。
市场失灵、技术脱钩风险难控,政府“整体布局”补位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数字经济的定位。对比去年,相关提法是“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为何要强调整体布局,以及政府在整体布局中的定位?姜奇平认为,纯粹放任市场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市场不会失灵,但显而易见,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之下,很可能出现极端情况,比如技术脱钩。换言之,“市场不会失灵”的大前提不成立。
此外,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据姜奇平回忆,20多年前,在学界热议中国是否需要发展信息产业时,某著名经济学家提出“比较优势”的说法,认为我国应该发展纺织业。彼时,信息产业更多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优势所在。
“但当时政府也判断出将来会面临自主发展的问题,因此,即便那时信息产业是弱势,也要在整体布局上加以弥补。”在姜奇平看来,对于发展问题,如果仅从眼前的资本、市场维度来判断,很可能判断失误。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我国对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包括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等。
姜奇平指出,上述内容明显和美国的相关布局侧重点不同。“美国非常强调基础设施投入,尤其喜欢进行大量的超前投入,但往往只是听资本的话,资本一个大喘气,很可能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举例。2012年,ge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投入重金招募上千名研发人员,一时间,ge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代名词和风向标。此后,由于业绩低迷、股价缩水,ge不仅被剔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被迫大规模甩卖资产。
“美国的发展受资本引导,有些脱节了。中国就不同,即便看不到明显的效益,政府也在坚持全面整体布局。”姜奇平解释,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要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型升级,也就需要把传统产业和数字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而转型升级的抓手之一,便是加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
突破美国技术封堵,元宇宙或为切口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整体布局”的论述,姜奇平以工业互联网和5g为例,试图呈现中美布局的具体差异。
据姜奇平介绍,ge公司折戟工业互联网之后,中国虽然接过了口号继续推进,但选择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在他看来,同样是推动工业互联网,美国最后落脚到技术上的工业和互联网结合,而中国则落到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经济结合问题。
一方面,工业要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其主导思路必然是降本增效。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处在从粗放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只有以政府整体布局和引导为前提,才能克服企业反应滞后的弊端,获得差异化和高附加值,避免因同质化而陷入价格战。
而对于总体布局里关于“推进5g规模化应用”的提法,姜奇平则指出,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本自然会考虑到相关应用的问题,因此,政府往往不刻意强调。而中国长期面临产学研用可能存在的脱节问题,假若不谈应用只讲发展,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此外,考虑到中国正处在新发展格局,只有发挥市场优势和需求优势,面向内需,为5g发展找出更多的应用,才能在美国的封堵中找到生存发展空间。
为此,姜奇平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元宇宙不失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突破口。“虽然元宇宙概念有点被炒烂了,但不可否认,它将来会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乡村振兴、虚拟购物、电子商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市场的反复试错,有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应用方向。”
最后,本着“发展与治理相辅相成”的原则,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了“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下一步,政府治理工作会有哪些趋势?
在姜奇平看来,治理工作可能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平台经济,二是数据要素。一方面,要保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构建数据基础的制度,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鼓励分享复用企业数据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