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app概念愈炒愈热,无论是科技新贵,还是消费品企业,甚至连房地产行业都狂奔入场,生怕错过风口。曾经靠“朕知道了”纸胶带等实体文创产品焕发新机的古老博物馆,如今也将目光瞄准了元宇宙。近日,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那么,文物 元宇宙,博物馆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已开启
《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由上海大学教授段勇、安来顺、潘守永、李明斌等学者筹备发起,共同发起人还有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等。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个名词最早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对于元宇宙的概念,许多专家给出了自己看法。北京大学陈刚教授、董浩宇博士认为,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在探索馆藏文物与传统文化适应数字时代的价值传递与传承新方式。当传统文化拥抱数字技术,博物馆的玩法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跨界大爆发,不少博物馆也开始了元宇宙的建构尝试。如何把博物馆更好地“搬”进元宇宙?已经成为文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倡议》指出,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正日益成为全球博物馆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业界人士认为,其实博物馆在元宇宙的构建方面很早就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包括一些博物馆纷纷上线了“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模式,搭建全沉浸交互式数字文博展厅,用虚拟数字人担任博物馆解说员等。
为配合疫情防控,目前南京文博场所暂时闭馆。不过,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服务,打开“南京市博物总馆”微信公众号,可以一键直达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举办的五大主题、18个文物文化展。这其中包括:《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1420:从南京到北京》《非纸书文物特展》《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老南京年俗展》等一系列重磅大展。通过裸眼3d等数字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国际博物馆协会报告显示,全球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增加了15%以上。显然,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与企业也加入了数字化转型队伍,运用3d技术将展馆文物搬进了“元宇宙”。
数字藏品让珍贵文物走进千家万户
从全球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都在争抢元宇宙场景的搭建,而数字藏品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今年春节,很多南京人都收藏了南京市博物总馆的数字藏品“南宋虎形玉饰件”。春节期间,支付宝“集福卡”活动和21家博物馆合作开发了数字藏品的新玩法。南京市博物总馆登上福卡的“南宋虎形玉饰件”,长4.80厘米,高1.9厘米。相比传统的老虎勇猛威严形象,该玉饰件中的母子双虎并排而卧,神情闲适,显得憨态可掬。用户在参与集福过程中,可随机获得这张特别的文物福卡,点击还可以查看详细文物历史和馆藏介绍。紧随文化数字化创新趋势,南京市博物总馆还于年初正式上线了“金虎符”数字藏品,反响热烈。
数字藏品的火爆已经不是个例,而是“群像”。河南博物院发布了文创数字藏品“妇好鸮尊”,售价19.9元,限量10000份,一秒内即宣告售罄。敦煌美术研究院推出“敦煌飞天”和“九色鹿”付款码皮肤时,数秒也就已经售罄。湖北省博物馆曾发行了1万份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同样上线即售罄。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根据太阳神鸟、大金面具等文物推出的6万份“数字文创”也在50秒内售罄……
南京市博物总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数字藏品利用科技链接数字世界,让文物不再被时间、空间、修复等条件限制,把文物背后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也是博物馆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用更创新的方式与更多年轻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