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为什么不看好“元宇宙”?-凯发app

人物

刘慈欣为什么不看好“元宇宙”?

facebook宣布改名“meta”、中国第一家元宇宙协会机构成立、韩国发起成立“元宇宙联盟”……当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成为时下社会热词,科幻界人士怎么看?

facebook宣布改名“meta”、中国第一家凯发app协会机构成立、韩国发起成立“元宇宙联盟”……当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成为时下社会热词,科幻界人士怎么看?

以“元宇宙是人类未来吗”为命题的第一届“读客科幻文学奖”近日揭晓金银铜奖得主,线上举行的颁奖仪式吸引近50万网友“围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与科幻作家韩松、陈楸帆、程婧波等就“元宇宙”话题展开热议。

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戴锦华的看法是“这个词本身没有提供新东西,无外乎科幻写作的某种世界构架”。

事实上,“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就创造过大脑与网络互联、人工智能觉醒、亡灵存活于代码中的世界。波兰科幻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在1971年的作品《完美的真空》也模拟过人类创造元宇宙的全过程。

担任读客科幻文学奖特邀评委的刘慈欣对“元宇宙”并不看好。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称“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因为“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之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给了我虚拟现实?姚海军表示,“元宇宙”或许是一种未来,“但星空就摆在那儿,与其去虚拟,不如往这个方向做更多努力。把人类的未来寄托到‘元宇宙’,本质是对资源有限的忧虑。”

严锋则认为,人类的虚拟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元宇宙”能把人类的技术、文化等很多元素结合在一起,同时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艺术、教育、生活、社交、购物。在他看来,作为“元宇宙”先行者和预言家的刘慈欣所否定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提醒大家应该对技术发展有所警惕。

陈楸帆说,可以批判或担忧技术的进步,但不要拒绝,“作为科幻创作者和科技产业者,要做的是把技术进步引向积极、正面、为绝大多数人谋福祉的方向。”

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的第一届“读客科幻文学奖”以“发掘中华科幻天才,共荣科幻文学未来”为宗旨,希望在中国科幻的热土上海,挖掘并培养更多优秀青年科幻写作者,为中国科幻文学贡献生生不息的力量。历时半年的评选收到来稿8661篇、总字数超过3000万字,作者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从参赛作品来看,新生代科幻写作者触碰的题材广泛,出现了赛博朋克、太空歌剧等多元作品。

陈楸帆认为,和上一代科幻作者相比,新生代作者的作品里,模仿痕迹很少,更多的是原创、自发的内容,“当游戏、动漫等新技术驱动的文娱样式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科幻式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写作者,会思考更多前人看不到的细腻、幽深的问题,有可能更贴近科幻的本质。”

在严锋看来,科幻是关于未来的哲学,新一代科幻写作者的创作处理很“轻”,“这是21世纪文学的特点,这种‘轻’代表了有弹性、不执着,保持开放性、快节奏、多视角。”

以作品《计时纪元》《大厦孤立于冰原上》获得金奖的“五月羽毛”说:“科幻的本质是把科学之美从冰冷的公式中解放出来,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到科学之美、享受科学的乐趣、感受科学的魅力。”

“只有更多优秀作者笔耕不辍、不断尝试,中国科幻才有可能诞生第二个、第三个能与《三体》相提并论的作品。直到那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科幻站到了世界之巅。”读客文化总经理朱筱筱说。

关键词

24快报
元宇宙的喜与忧
2024年2月23日 10:28
json抓取失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