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直在等待美国在监管人工智能方面采取一致行动,特别是因为它是许多强大公司的所在地,这些公司正在突破可接受的界限。
今天,拜登发布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该命令包括几项新行动,重点关注安全、隐私、保护工人和保护创新等领域。
杜克大学科学与社会倡议研究人工智能政策的杰出教员李·蒂德里奇 (lee tiedrich)表示,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一揽子举措,在政府行政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发挥作用。他们使用了一种有趣的技术组合来组合一些东西,我个人乐观地认为这将把表盘推向正确的方向。
美国的这一行动建立在白宫早期举措的基础上:2022年10月的《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为人工智能监管制定了非约束性原则,以及15家领先人工智能公司自愿承诺管理人工智能风险。
ai行政法令是在世界各地大力监管的背景下出现的。
欧盟目前正在敲定其《人工智能法案》,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初通过该立法;该法案禁止某些被认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并对高风险应用程序建立监督。
与此同时,中国迅速起草并通过了多项关于人工智能推荐系统和生成人工智能的法律。加拿大、巴西和日本等国家也正在进行其他努力。
到目前为止,白宫仅发布了有关该命令的情况说明书,最终文本即将发布。该情况说明书首先介绍了与安全相关的举措,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 (nist) 将提出“广泛的红线测试严格标准,以确保公开发布之前的安全”。如果公司正在训练可能带来严重风险的基础模型,则必须通知政府并分享红线测试的结果。
该命令还讨论了公民权利,指出联邦政府必须制定指导方针和培训,以防止算法偏见。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suresh venkatasubramanian是《2022 年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的合著者,他称这项行政命令是“一项强有力的措施”,并表示它建立在蓝图的基础上,该蓝图将人工智能治理视为民权问题。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按需生成逼真的文本、图像和音频,另一个热门话题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合成媒体。该命令指示美国商务部“制定内容认证和水印指南,以明确标记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
虽然对于如何为深度伪造图像和视频添加水印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不清楚“如何在涉及文本的深度伪造中添加水印”。此外,该命令还旨在通过评估各机构如何收集和使用商业信息来加强隐私,并为联邦机构制定评估隐私保护技术有效性的指南。虽然企业经常对新的联邦法规感到恼火,但微软、谷歌、openai 和 meta 等公司的高管都表示,他们完全希望美国能够监管这项技术。如果他们使用的更强大的系统被滥用,他们担心公司责任。他们希望政府对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的认可可以减轻消费者的担忧。
美国白宫表示,政府已就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与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欧盟、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尼日利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阿联酋和英国进行了磋商。